<地心引力> 主觀瞎評 + 觀後感

 5  

  「最遠的,是回家的那條路。」

 

   人生在世定有渴望出走的時候,出走到一個沒有紅塵的喧囂、世俗的枷鎖,完全孤立的地方。只有做一回浪子,才懂得何謂回頭;唯有出走,才能完整自我;遊子返家,是一個重生的故事。

 

  <地心引力>(Gravity)是一部2013年由墨西哥導演艾方索·柯朗(Alfonso Cuarón)執導,

Alfonso Cuarón   Sandra Bullock  George_Clooney  

珊卓·布拉克(Sandra Bullock)喬治·克隆尼(GeorgeClooney)主演的美國3D電影,於第86屆奧斯卡榮奪7項大獎,全球票房達7.14億。

 

  劇情講述Ryan Stone博士(Sandra Bullock飾)在執行哈伯望遠鏡維修任務時遇俄國衛星殘骸襲擊,於太空漂流長時間後返回地球的故事;整部電影可說是只有兩個角色,而男主角Matt  Kowalsky (Geroge Clooney飾)在中途就便當了,所以把這部片改名為<Ryan漂流記>也許還比較貼切。對於一部以太空為題材的電影而言,它實在是簡單得讓人吃驚,全片除了遇難的過程以外幾乎沒有其他劇情,連兩位角色的感情線都沒什麼展開,整整90分鐘鏡頭不停地在宇宙繞來繞去,讓很多觀眾看得一頭霧水,當影片結束在Ryan站起來的那一刻,相信很多人心中浮現的是這句話:「WTF?沒了?」

 

  所以,它究竟是怎麼得到奧斯卡7項大獎的呢?難道評審都是瞎子?

 bkn-20140303123828981-0303_00862_001_01b  

  有人說<地心引力>是靠特效演員在撐場面,其實這個說法還蠻中肯的,看看它得的獎項:「最佳剪輯」、「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音效」、「最佳音效剪輯」,七項中有四項是和後製有關的。雖然那貫串全片的太空背景看起來無比真實,但實際上整部片都是由3D動畫製成。用3D動畫拍電影聽起來很簡單,但要完成高度真實感則是一大工程,尤其導演Alfonso要求大量長鏡頭畫面,更加深它的難度。<地心引力>裡所有可見的物體都有它的代理實物,經過3D截照、光影輸出、立體模擬才放入影片中合成,國際太空站中成千上萬個零件,是動畫公司、光影公司、模具公司員工協力熬夜的成果,而Sandra臨演時是看著投影演出的。

 gravity-VFX   

  由於外太空缺乏重力的物理性因素,演員憑空模擬動作的真實感不足,導演Alfonso放棄用廠景拍攝,所有畫面都由動畫公司以「預示」設定出來,而實際攝影的部分則在佈滿LED燈的「光箱」內進行,「光箱」投影出畫面,演員則根據眼前所視做情緒演出,

g03 026331551030885228899722    

所有身體傾斜幅度、視角方位、打光都經過精密計算,力求與動畫相合,在需要演員全身畫面的部分,製作方則聘請人偶師以12條鋼絲操縱演員的動作,Sandra也因為需要特技演員的體力在開拍前進行強力健身。

2013-10-11-gravitybts3 640_vid_gravity_exclu_021414  

  如果要說特效和演員是<地心引力>的賣點,那它的「特效」可說是劃時代經典,而如果不是具有高度敬業精神及高層次演技的演員,決不可能在那單調乏味的空間中做出如此真摯動人的演出。

 

  然而,如果說它的看點只有特效和演員,那就太不公平了,因為太空背景在<地心引力>中只是「題材」而不是「主題」,這部片的主題其實是「重生」,這也是它選擇一位女性來詮釋整部片的原因。Ryan Stone作為一個喪女的母親,在這趟太空漂流之旅中不停地經歷「重生」,她不斷地面臨死亡,又不斷地從瀕死狀態中復甦,在遇難這條線上,<地心引力>的快節奏沒有給Ryan喘息的機會,通訊失聯、缺氧、火警、燃料見底和不知何時會公轉回來的衛星殘片,這些困境象徵著人生的逆境,人總是在克服逆境的過程中找回自己;而外太空隔離的空間便是那個「出走」的所在,Ryan離開家鄉地球,作為一個浪子在外漂流,遼闊的宇宙漫無邊際,只聽得見氧氣罩裡自己急促喘息的聲音,完全的孤立,靜似入定,這時候她赤裸裸地面對自己。

 

  Matt Kowalsky在Ryan的重生過程中出現兩次,和探索號失聯時Matt找到了她,給了她生存的方向;第二次是作為Ryan的知識在夢中出現,燃起她的求生意志。Matt這個角色在片中是作為一種典型而存在,與背著喪女包袱的Ryan不同,他活在當下,善於接受自己的境況。遇難時Ryan看見深不見底的死亡,Matt則看見沐浴在陽光下燦金的恆河,只有確認並接受逆境,才有重生的可能。在燃料見底的漂流狀況下通訊失聯,來自地球的聲音喚起思鄉之情,這一幕Sandra的演技被突顯出來,接著導演給了一個很棒的鏡頭,象徵著積累已久的無助與沉痛,剔透的淚滴清晰地浮起,Rayn和太空艙糊成了背景,代表著「絕望」,她再也不能忍受這一切了,在那虛無的世界中除了淚以外沒有事物是真實的,她迷失了。

 Screen shot 2014-02-06 at 10.21.26 AM  

  “I get it. It's nice up here. You can just shut down all the systems, turn out all the lights, and just close your eyes and tune out everyone. There's nobody up here that can hurt you. It's safe.what's the point of going on? What's the point of living? 這時候Matt,也就是Ryan心底的自己,在徹底的絕望裡發出了最深刻的提問,「生命的意義是甚麼?」要讓個體重生,必須先將其推入深淵,形成完全的孤立(isolation),當個體接受己身的絕境,會開始提出最原始的疑問,而這個問題一旦浮現,答案便呼之欲出:「存在先於本質。」( 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存在主義的核心,沙特Sartre的名言。

 

  如果要我用一個概括式的說法去形容<地心引力>,我會說它是一部簡單的大作,之所以評價極端,一部分是因為它的象徵和比喻過於隱晦,觀眾不易理解;它有高級的演員、頂尖的特效、美不勝收的視覺效果,它含意深刻卻異常單調,不討論甚麼人性的黑暗、階級的反抗,它很單純地傳達了「重生」這個主旨,就像Ryan在象徵子宮的氣密艙裡享受氧氣,蜷著身子的畫面,純粹地讓人覺得很美。

16ifo6v    

片末Ryan踏上陸地的鏡頭,採用了類似爬蟲類的姿勢,那是生命第一次接觸到地心引力的狀態,漂亮地呼應了片名,而回頭綜觀全片,這就真的只是一個「地心引力」的故事。Ryan的出走,最終以一個重生的姿態回到家鄉地球,而整部片的背景,都是含有地球的太空

Original46910    

  生命的意義是甚麼?「重生」是甚麼?存在本身就是生命的意義,而「重生」可以是回到母體,可以是回歸鄉里,可以是回到自己,但這一切,沒有「體驗」過地心引力,沒有掉進深淵、出走隔離,是永遠不會明白的。

 NY6iUB3GfCp-ITN8uLVtbzl-9ZyJB5YmT3Y2g5huKcpABgAAhAMAAEpQ

  因為,回家的那條路,永遠是最遠的。

arrow
arrow

    木坂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