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少女小圓> 主觀瞎評 + 觀後感

 365zhuti_20120523112554_4 (1)  

  魔法少女,一個被演繹過無數次的童年夢,在我們仍然保有天真幻想的那個年紀,我們神往那華麗的穿著,因對抗惡勢力的正義而激動不已。然而隨著年歲漸長,我們學習放棄,習慣絕望,宿命論在心中緩緩發芽,對魔法少女的信仰,成了一種俗濫荒謬、不願提起的笑話。<魔法少女小圓>將這樣的幻想與現實結合,成了一部與傳統魔法少女題材大相逕庭的作品。

 

  <魔法少女小圓>是由日本動畫公司SHAFT製作,於2011年在MBS電視台播放的日本深夜動畫。

291020056     2  

這部動畫在台灣播出後不久就有些朋友強烈推薦我去看,然而由於它打著「魔法少女」和萌系畫風的特色令我不以為然,看了不到兩話就秒棄,後來因為網路播客冏星人(shintaro) PSYCHO PASS (心靈判官)的評論中對劇作家虛淵玄的崇敬,才回頭耐下心看這部片怎麼讓老虛爆紅。

         下載  

  由於我對PSYCHO PASS評價並不低,對冏星人的評論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所以當我在看這部在冏星人口中讓PSYCHO PASS劇本與之相比會被評為「有失水準」的大作,有一定程度的期待,也因為先前已經知道這不是一部能憑包裝評價的作品,所以我在看的時候,一直盼著那「深沉的劇情」像滔天大浪席捲而來,甚至希望看到像<進擊的巨人>那樣讓人噴飯的超展開。

 maxresdefault    03  

 

  完整看完12集之後,老實說,它沒有符合我的期待,但是它用另一種方式讓我覺得它的爆紅是值得的。<魔法少女小圓>結合了魔法、等價交換、時空穿越等元素,表現了現實的殘酷、人性的黑暗、道德的兩難等主題,大部分推薦此片的人會要你撐過第三集,因為第三集之後的劇情直線下降,進入那條黑暗而絕望的主線,而後續的劇情張力絕對是足夠的,尤其對於大批當初被它可愛萌系畫風吸引的觀眾群而言,打臉的力道令人咋舌。

 

  就魔法這個題材而言,典型的作品像是大家都熟悉的<庫洛魔法使><美少女戰士><魔法少女奈葉>等等,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正義」

DNAA5D-A50234444000_4cb7c1f667e3e  0412-kunihiko-3    7b2l532r62f3

所有的魔法少女都是為了代表正義對抗惡勢力而存在的,因為看好人打壞人總讓我們有種說不出的快感,所以製作方就如我們的願,給「好人」一種奇蹟的開掛功能。<魔法少女小圓>並沒有偏離這個典型,它不像<魔法科高校的劣等生>將「魔法」理論化,也不像 HUNTER X HUNTER 有五大系的設定,它不科學、也沒邏輯,文武雙缺的無能弱女一得到它就能憑空掏出媲美美軍三角洲部隊的軍械,不用修練、無須選擇,全部都由製作方灌檔設定,然而這就是魔法的本質,

1391719799471_frozen-lede

和 Frozen Elsa的冰手指一樣不需解釋。

   

不過<魔法少女小圓>裡作為奇蹟的「魔法」也並非免費的掛技,而是一種「等價交換」而來的力量,

就這一點而言,<鋼之煉金術師>的開場白其實會有更好的詮釋:人沒有犧牲就什麼都得不到,想要獲得什麼就必須付出同等的代價。」

hqdefault

希望必伴隨著絕望,奇蹟有它出現的代價,片中五位主角的願望,都伴隨著無可奈何的後果,而角色們的後悔都建立在自己虛無的幻想破滅之後,科幻或奇幻題材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有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它回應了人們想改變甚麼的期待,平凡的人想變得不平凡,悲慘的人想得到幸福,絕望的人想看見希望魔法與奇蹟將一切不可能化為可能,讓你忽略世界的殘酷、忘記現實的不可逆,<魔法少女小圓>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嘗試去抹煞這種荒唐的可能,它決定呈現現實的原貌,它讓角色的希望變成絕望,讓魔法少女從正義變成惡勢力。

 

  從第10集開始,<魔法少女小圓>加入了時間回溯(time loop)的元素,解釋角色曉美焰(CV:齋藤千和)冷靜淡然性格的形成緣由以及其無所不知的原因,由於不斷地回到過去,一再目睹好友的死亡,讓她進入一種瀕臨崩潰與絕望卻不得不持續回溯的狀態,

SxgXk  201405201848255581

這個手法和動畫Steins Gate(命運石之門)以及電影The Edge of Tomorrow(明日邊界)十分相似,就技術性的處理而言,<魔法少女小圓>與當然比不上因為考據充足而使得其瞎掰看似極具邏輯性與科學性的Steins Gate,而且由於製作方要在短短3(10~12)內將包袱抖平,time loop在這部片裡基本上只有渲染角色感情合理化主角強大掛技的功能,雖然我不該拿兩部片長與主題素材都不同的動畫來比較,但就time loop這個面相來說,Steins Gate真的比<魔法少女小圓>給我較多的衝擊與感動。

 

  就一部被歸類為「黑暗」的動畫來說,我私心覺得它不算黑暗,因為它的主角群與整部動畫基調都是以積極向上、慈悲、人道的設定為主,不管是角色們對QB價值觀的強烈反感,或是莫名竄升的友情能量,以及主角最後犧牲小我拯救全世界的英雄行徑都標榜著道德的「善」,加上它溫和的畫風以及童話式的敵人形象,與劇情形成極大的反差,讓「黑暗」程度大大降低。

 

  有人說角色的感情是<魔法少女小圓>很值得看的地方,但對我而言,它對友情的渲染常令我不解,不管是鹿目圓(CV:悠木碧)用嗲嗲的童音不停喊著:「好好相處吧!」的或是佐倉杏子(CV:野中藍)從一心想殺美樹沙耶香(CV:喜多村英梨)的惡女轉眼變成犧牲自己去救她的傻女孩...諸如此類的場景,都讓我皺眉,我知道在短短12集中要細膩描寫角色感情的難度很高,但在沒有合理前提下過度渲染仍會令人不悅,比起不知所以的堅毅友情,適度的自私才更像成長中驟然接觸到社會殘酷的普通少女會有的抗拒反應,

6597222598773343812  

舉例來說,如果<刀劍神域>裡桐人在第一集沒有拋下剛認識的朋友克萊因,大概第一集就被我棄了,在求生本能與理性分析的情況下,他判斷自己無法帶領過多新手,而這樣的決定也讓他一直耿耿於懷,這就是人類,正常的人類;而<魔法少女小圓>裡的角色給我的感覺卻都像是一群抗壓力極低一心想做佛祖英雄14歲毛孩子。

  就角色間的感情而言,我認為<魔法少女小圓>有過度渲染之嫌,但它所創造出來的角色都有其存在意義這點也是事實,每位魔法少女都象徵著一個典型、一種善的階段,而且都有著自己的信念與價值觀,雖然也有人格轉變得過快或令人厭煩的道德強調,但每位角色都有顯著的成長,隨著劇情的發展,角色會逐漸立體起來。

 

  <魔法少女小圓>已經不知被多少人稱做「神作」,它確實是一部具劃時代意義的作品,但我認為它仍舊承擔不了那麼沉重的頭銜,它把太多巨大而沉重的議題塞進短短12集當中,每一項都點到為止,而剩下來的時間卻全部用一種滑稽的形式來渲染角色間莫名的友情,若說它「沉」,它不比Steins Gate沉,若說它「重」,它不比<進擊的巨人>重,但劇本的曲折度與世界觀的設定都有一定的質量,是值得一看的作品。

 

  看完這部轟動一時的詐欺萌片,我想說的是,有時候成熟是認分,有時候成熟是不認分,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會有一股勁想改變甚麼,我們做著魔法少女夢,當我們選擇去改變甚麼的時候,有可能也同時在改變我們不想改變的甚麼,沒有甚麼選擇是絕對正確的,當你發現事實不像你所想像中那樣完美的時候,學著接受吧,找一個讓自己能活著的方式,這世上沒有完美的幸福。

 

  然後,不要再相信推銷員的話了。

QB

 

arrow
arrow

    木坂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